重點工作
香港觀鳥會與超過130名養魚戶合作,在新界西北接近550公頃的魚塘進行生境管理工作。鼓勵養魚戶一年內降水三呎至少七日等措拖,以提高魚塘的生態價值,吸引更多水鳥到魚塘棲息覓食。
計劃目標雀鳥物種為「瀕危」的黑臉琵鷺 、多種鷺科雀鳥,以及來港度冬的野鴨。
閒置魚塘修復 及 野鴨保育
香港觀鳥會於2021年3月開展「提升閒置魚塘生態價值項目」(簡稱「鴨仔塘」),與漁民合作修復兩個新界西北面積較大的閒置魚塘,在新界西北一帶的魚塘區增加生境多樣性,提供更多資源供遷徙雀鳥使用,為每年都經歷兩次遷徙的雁鴨科候鳥,提供安全的度冬地。
項目實施一系列生境管理措施,包括放置野鴨模型、調較水位及水質、植物管理等等。計劃成效非常顯著,吸引多樣的雀鳥來使用魚塘,例如於2023年11月,研究員錄得同一時間最多超過200隻野鴨於魚塘活動;以及於2023年3月有接近40隻黑臉琵鷺使用魚塘中的鳥島。
「鴨仔塘」上的三個鳥島,設計原意本為野鴨冬季來到時可站在島上梳理羽毛及休息;喜出望外的是,鳥島在夏季成為本地雀鳥的「產房」。自2023年3月起,本會錄得不少雀鳥在鳥島上繁殖,包括金眶鴴、黑翅長腳鷸及小鸊鷉等等。
為令學界認識本地魚塘濕地生態及雀鳥模型如何使用在不同的鳥類保育項目中,本會於2022-23年度舉辦原創STEAM學界活動「浮Duck 起野鴨模型創作設計比賽」,以及在2023年2月舉辦 學生作品展覽。
全港首屆 |「浮Duck起野鴨模型創作設計比賽」(中學組)終極評審花絮
為監察計劃目的能否達到預期的生態效益,我們進行各類生態調查及數據分析,覆蓋鳥類、植物、兩棲爬行類、蜻蜓、螢火蟲、哺乳類、魚類等物種。另外,研究員利用天線,收集繫上追蹤器的鷺鳥的飛行數據,幫助我們了解鷺鳥的活動範圍及各種生態停留的時間。
「后海灣水鳥區域移動研究」
香港觀鳥會於2017-19年首次以「定位追蹤裝置」研究鷺鳥的移動習性,並發表研究結果 ,本會為新界西北魚塘出沒的四隻小白鷺戴上追蹤器接近一年,研究結果顯示終確定其中兩隻具季節性遷徙習性的小白鷺以安徽省合肥市為繁殖地,另外兩隻則全年留港,夏天時仍會留在后海灣的天然泥灘及魚塘棲息和覓食。到了冬季,四隻小白鷺都會回到新界西北魚塘棲息,證實保護后海灣的魚塘生境對小白鷺及其他水鳥的生存至為重要。
2021-23年雀鳥追蹤計劃由鷺鳥延伸至野鴨,研究牠們在濕地及魚塘內的活動情況、移動習性,使用不同生境的時間及比例等。
讓公眾認識魚塘是香港濕地保育重要一環!我們舉辦食魚教育、導賞團、展覽、工作坊及嘉年華等多元化的教育活動,已經超過100萬人次認識香港魚塘及其重要性。
新界魚塘節
一年一度的「新界魚塘節」以嘉年華或展覽形式舉行,藉此肯定香港漁民對本地漁業的努力,讓本地塘魚養殖業被更多港人看見,亦向廣大市民推廣魚塘生態價值及本地塘魚養殖業,保育人與雀鳥所珍惜的一片濕地。
食魚教育
以於可持續發展中,本地漁民除養魚外,更擔當濕地管理者的角色!我們以「食」為切入點,帶領公眾認識香港塘魚與牠們的產地,體驗”Fishpond To Table”,品嚐從魚塘濃縮到餐桌的鮮味,一起以「食」支持可持續漁業!
學界教育活動
為配合全方位學習及多元發展的教學方向,香港觀鳥會舉辦生態導賞、專題研習等一系列「學界教育活動」,讓年輕一代有機會親身到訪新界西北魚塘,務求將課堂中的學習帶到戶外,親身體驗當中的生態及保育價值。
「水鳥天"塘"」義工計劃
魚塘保育需要熱心義工的幫助!「水鳥天"塘"」義工計劃是全年計劃,志在讓有意認識魚塘濕地的朋友,協助本會進行不同的魚塘保育工作。本會每年均會招募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向公眾宣揚濕地保育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