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稀少董雞相隔半世紀於中環再度鳥撞玻璃 揭夜間遷徙候鳥鳥撞風險】
上年 9 月底,一隻香港稀少嘅保育類物種——董雞,懷疑喺夜晚撞上中環文華東方酒店玻璃窗,導致骨折受傷。幸得巿民及時發現,並送往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拯救中心,受傷董雞經復康治療後喺 10 月中米埔野放。
令人痛心嘅係,原來董雞鳥撞玻璃並非首次。翻查鳥類記錄,1970 年 10 月同樣係夜晚時分,就錄到一宗懷疑董雞鳥撞玻璃,而事發地點嘅大廈,距離今次鳥撞嘅文華東方酒店,只相隔 400 米。半世紀後,董雞再次喺中環鬧市,成為鳥撞玻璃嘅受害者,又帶咗畀我哋咩啟示?
董雞係一種夜間遷徙嘅過境鳥種,每年 9 月底至 10 月為在港過境高峰期。佢哋偏好長有水生植物嘅沼澤、水田等開闊濕地生境,而中環高度城市化嘅環境並唔係合適棲息地。因此,我哋估計呢兩隻個體喺遷徙途中,受到中環及維港一帶嘅人造光源所干擾,而誤闖高鳥撞玻璃風險嘅城市環境,繼而發生鳥撞玻璃。
不幸事件重演,正正揭示緊夜間人造光害對夜間遷徙鳥類嘅潛在影響。根據《香港鳥撞玻璃報告2022-2023》,309 隻鳥撞死傷記錄入面,有 46 隻係夜間遷徙候鳥,香港嘅光害問題對鳥撞風險嘅影響,不容忽視,而且值得更多研究。
我哋可以做咩去改善?首先針對現有建築物,建議政府、業界同市民,可以管制燈光設計同時間嘅手段,防止燈光喺夜間外泄,以減低光害對夜間遷徙鳥同鳥撞風險嘅影響;對於新建築物,則應該跟隨全球步伐,通過立法嚴格要求新建築須具備防鳥撞設計。
明報報導全文:http://bit.ly/40d5I5M
重溫《香港鳥撞玻璃報告2022-2023》:https://bit.ly/3N6sXIp
領取「鳥撞玻璃公民監測套裝」 報告社區個案:https://bit.ly/3TmQkkw
選購「鳥撞主題限量TEE」 支持「監測套裝」出版印刷推廣:https://bit.ly/4dgRC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