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琵鷺全球數量首度破5千創新高 在港數量持續下跌 棲息地受發展威脅

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21》已於1月15至17日順利完成。本年度普查結果是有紀錄以來最高,全球黑臉琵鷺數量達5,222隻,較去年上升7.4%,即增加了358隻,再度破紀錄。

然而,全球黑臉琵鷺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在香港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卻顯著下降。今年在后海灣(包括香港及深圳)錄得336隻,按年下跌6.9%,在過去7年間跌幅達15%。黑臉琵鷺的棲息地后海灣持續受發展威脅,將來或進一步惡化。

黑臉琵鷺全球數量再創新高 數目持續穩定上升
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自1994年起首次舉行至今,調查覆蓋全球超過100個地點,動員近200位觀鳥者、保育工作者、研究員及鳥類學家等。綜合過去20多年的數據,顯示全球黑臉琵鷺的數目正持續及穩定地上升。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經理余日東說:「全球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於日本、越南及台灣的數量均破紀錄,可見跨地域保育成效。然而,在香港,黑臉琵鷺的棲息地正面臨發展威脅。」根據是次普查數據,日本及越南的黑臉琵鷺數量為570及82隻,按年上升4.8%及36.7%。全球有60%的黑臉琵鷺於台灣度冬,共有3,132隻,相比2020年上升12.5%,增加了347隻。

后海灣發展威脅持續 琵鷺棲息地前景不明朗
檢視過去多年的普查數據,於后海灣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有下跌趨勢,余日東指出:「數字反映后海灣的濕地環境質素下降,使黑臉琵鷺不選擇來港棲息。而過去幾年,政府及發展商相繼提出發展后海灣濕地及其緩衝區,破壞后海灣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亦對黑臉琵鷺的棲息地構成威脅。」

在過去幾年,發展商多次就位於「濕地緩衝區」的發展向城規會闖關,當中包括申請放寬建築高度及密度、增加發展地積比率等。最近,政府更披露正檢討「濕地緩衝區」的規劃指引,此舉將增添發展商及土地業權人對發展的期望,增加魚塘濕地保育的難度。米埔內后海灣濕地,包括泥灘、基圍及魚塘於1995年正式被納入為「拉姆薩爾濕地」,具高生態及保育價值。本會促請政府為「濕地緩衝區」把關,防止發展入侵后海灣濕地,並大力推動本地塘魚養殖業,確保后海灣濕地的保育工作在生態、經濟及社會方面的可持續性;市民則可以購買來自本地魚塘的塘魚,以維持本地魚塘的競爭力。此外,政府亦應為后海灣的濕地及魚塘訂立一個長遠及整全的保育政策,包括加強由米埔延伸至下白泥沿岸淺水區及泥灘的保護,以確保每年數以萬計途經香港的候鳥們,包括全球瀕危的黑臉琵鷺,能有一個安全及食物充足的中途補給站及度冬地點。

hkbws logo 2019 80
香港註冊成立的法定慈善機構及無股本擔保有限公司
慈善機構註冊編號:91/06472

 birdlife green transparent BirdLife Partners

社群媒體

Copyright © 2024 HKBWS.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 Development By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