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種雀仔升做極度瀕危,這代表保育的工作又開始馬不停蹄了!
24年前黑臉琵鷺瀕臨滅絶,一系列保育工作展開,經過東亞各國多方面的努力,黑臉琵鷺的數量在數年間奇蹟地逐漸回升,我們很高興在2000年黑臉琵鷺由極度瀕危降至瀕危級別,今年又再次錄得3941隻,這代表只要人類肯努力,我們絕對可以阻止瀕危的鳥類在野外滅絕。
20年的保育之路雖然走來不易,但保育黑臉琵鷺的成功,為我們打了支強心針,我們決意為保育鳥類做更多的事!
2017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將禾花雀升級為極度瀕危,為保育禾花雀,我們開展一系列的保育工作,並將2018年定做「國際禾花雀關注年」。除了在香港開展一連串的公眾教育工作外,今次我們的研究經理余日東遠赴蒙古Khurhk Valley,策劃整個禾花雀蒙古繁殖地的研究工作,包括到禾花雀已知的繁殖點了解牠們繁殖的情況、數量及分佈,及進行環誌與安裝跟蹤器的工作。
這是余日東第一次在海外進行陸鳥研究,參考過俄羅斯研究人員的成功經驗,阿東特別選擇禾花雀的繁殖期出發,於今年6月5日前往蒙古,14天的行程中,扣除首尾四天的交通時間外,其餘有10天時間工作。
這10天裏,阿東每天六時多起床吃早餐,然後與蒙古的研究人員開車去到禾花雀的繁殖地,路況都是爛泥路,捱過一小時癲波的車程,到達禾花雀喜愛的楊柳科灌叢。在繁殖地的禾花雀跟在香港的不同,原來牠們會找楊柳樹進行繁殖。阿東和蒙古研究人員來到,首先聽聽牠們有沒有唱歌,再觀察禾花雀出沒的位置,有出來的話就會架起研究用的霧網及播放禾花雀的歌聲,以吸引禾花雀飛進網中。若有禾花雀飛進網中,阿東就會把牠解下來,替牠進行量度及記錄,繼而裝上跟蹤器或戴上彩環,然後再放回大自然。
起初的五天工作都十分成功,繁殖期的禾花雀對築巢地點的環境很熟識,突然環境中多了霧網,牠們顯得十分小心,但因為是繁殖求偶季節,牠們已在楊柳樹下把巢築好,所以牠們就算離去了,也不會去太遠,總會等到牠們回來的。
這五天裏阿東成功為8隻雄性禾花雀裝上跟蹤器,這個專門給小型鳥類使用的跟蹤器,英文名叫Geolocator,與黑臉琵鷺使用的衛星定位跟蹤器是不同的,Geolocator 是一個記錄受光時間長度的記錄儀,從受光時間的長短以知道禾花雀身處的地點,並進行記錄,於下一年收回Geolocator的時候,就可以知道過去的一年,禾花雀到過什麼地方了!
有趣的是只有雄性禾花雀才能安上這個跟蹤器,雌鳥只戴上腳環?為何不用在雌鳥身上安裝Geolocator?是性別歧視嗎?阿東說原來雌性禾花雀會坐巢孵蛋,影響Geolocator的受光時間,所以只會為雄鳥安裝。
原本阿東的工作十分順利,到最後三天時,淨下最後兩個Geolocator,卻找不到禾花雀,這又何解呢?阿東觀察到雄性禾花雀只站在楊柳樹頂唱歌,聽到禾花雀歌聲卻沒有求偶的行為,阿東推斷禾花雀求偶時間很短,每年只有一個星期左右,若果成功的雄鳥應該已經找到伴侶進行繁殖,找不到的話就應該算是失敗了。另外,天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最後三天刮起了大風,禾花雀都不太願意飛。差這兩個的Geolocator還沒有裝上,令阿東十分著急!
最後黃天不負有心人,10個Geolocator都成功裝上10隻雄性禾花雀的身上,行程中亦為5隻雌性禾花雀進行環誌。
對於禾花雀的遷徙,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實在太少,只是在禾花雀出現過的地方有記錄,但牠在遷徙時確實途經什麼地方、停留的時間、遷徙的數量等資料仍然缺乏。若果我們有禾花雀足夠的遷徙資料,便能重點保育牠們遷徙途經的地區及棲息的生境。
去年,香港觀鳥會研究組開展在上水塱原進行禾花雀環誌的工作,根據去年資料顯示,禾花雀遷徙時會途經香港,大約會在香港停留12天。現時只有日本開始進行禾花雀研究工作,我們正聯繫更多國家參與禾花雀保育工作,以掌握更多禾花雀遷徙的資料。
過去研究顯示繁殖雀鳥會於下年再回到同一個位置進行繁殖,只要我們下年再到蒙古同一個位置,我們就有機會再遇這10隻雄性禾花雀,那我們就可以知道禾花雀這一年到過什麼地方「遊歷」了!
禾花雀們,約定您們下個繁殖季再在蒙古相見,您們都要好好的!
您的參與:
保育禾花雀不單只是研究人員的工作,你也可以參與其中,透過「支持本地農業 為禾花雀提供棲息地」的行動,與我們一同參與塱原的種植活動,如稻米種植、收割、進行稻草工藝等活動。
您也可以運用您的消費者力量,以購買本地食材支持本地農業,讓禾花雀遷徙過境時有一個合適又安全的棲息地。每年我們會在塱原進行濕地管理,種植不同的濕地作物,以讓塱原成為一個適合不同生物棲息的地方,因此我們會有不同的收成,例如有塱原生態米及塱原蓮子月餅等。你可以透過購買塱原出產的食品,支持保護禾花雀。
香港曾經有享譽盛名的元朗絲苗出產,50年代更有外銷至美國。可惜,時至今日,香港的農地大量改變為其他用途,曾經出產元朗絲苗的錦田,現在興建大量的小型房屋。而香港本地米的出產變得越來越少,現在我們在超市買到的白米都是由泰國、越南、內地等進口。
在保育禾花雀的同時,我們更需要保育其生境,香港人可以做既就是「支持本地農業」,請與我們一同種植稻米、一同關愛這片土地並其上與我們一同生活的生命!
文: Chris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