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的價值及功能

生態價值

香港大部分魚塘不是被指定為「拉姆薩爾濕地」*,便被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劃入「濕地保育區」或「濕地緩衝區」,這大片魚塘成為新界西北地區的天然屏障,也是城市急促發展和污染的緩衝地帶,更是極具生態價值的人工濕地。
Curlew_sandpiper.JPG[米埔的彎嘴濱鷸]

香港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飛行路線上,每年9月至翌年4月的后海灣濕地吸引超過5萬隻水鳥,累計超過160多種水鳥,養魚戶進行清塘時正好為大量候鳥提供食物。魚塘屬於人工濕地**,由於養魚戶在「刮魚」(行內術語,即收獲塘魚)時會先將水位降低,加上在潮漲時,沿岸的泥灘濕地水位過高,水鳥未能在該地覓食,而淺水的魚塘會吸引大量過境、越冬及居留本地的水鳥,如鷺科、鴴科、鷸科及鹮科等來捕捉刮魚後剩下的低經濟價值的魚(俗稱雜魚)。乾塘及曬塘時,鷸科及鴴科雀鳥可在露出的泥地覓食。

另外,長滿植物的塘壆為秧雞科雀鳥提供藏身之所,而各種翠鳥、椋鳥、鸕鷀及猛禽也是魚塘的常客。除雀鳥外,魚塘也為眾多動物提供棲息及繁殖的地方,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昆蟲(如蜻蜓、螢火蟲等),生物多樣性極之豐富,具很高的生態價值。另一方面,過度捕撈和水質污染已經令海洋資源日漸減少,塘魚養殖正好為我們提供大量食用魚,減輕對野生魚類資源的需求。

文化和教育價值
魚塘是香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對很多新界鄉村的發展舉足輕重,保留魚塘養殖業,有助本地社會認識漁業的發展歷史及文化傳承。另外,在學術研究及教育方面,魚塘亦是一個很好的議題,透過戶外考察,學生可體驗魚塘環境、探討土地利用的轉變及社會經濟環境轉變的影響等等,在生態學、水產業以至人類學上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IMAG3825.jpg[參觀魚塘運作的學生透過望遠鏡觀察雀鳥]

2015 05 12-03.JPG

Black_faced_spoonbill.JPG景觀價值
南生圍及大生圍一帶的魚塘有獨特而壯麗的風光,
是很多市民及攝影愛好者經常流連的地方。
DSCN6516.jpgsunset.jpg[大生圍旁,甩洲魚塘景致]

舒緩水患
大面積的魚塘發揮「海綿作用」,短暫儲存暴雨帶來的洪水,減低鄰近低地水浸的機會。隨著香港的魚塘面積減少,「海綿作用」亦漸漸失效。每年雨季,新界西北部的低地如橫洲、米埔和新田都會發生水浸,人們多歸咎於河道和渠道淤塞,卻忽視魚塘消失對水患的影響。 

P8-4.JPG
[鄰近住宅區的魚塘可作儲水用途/魚塘可作儲水用途,雨季時可保障鄰近住宅區免受水災] 

經濟價值
塘魚養殖主要集中在新界西北部,可分為淡水及半鹹淡水兩種。這些魚塘大部份從事「混養」,以鯇魚、大頭、鯉魚、鯿魚、烏頭、福壽魚等一併養殖,亦有少部份魚塘使用單一養殖操作,飼養 龍躉、????魚、 金鼓或蝦類 等價格較高的水產作物。2016年,本地魚塘面積約1,135公頃,生產約2543公噸鮮魚,價值約港幣5,300萬元[1]
魚塘亦提供大量塘泥。由於魚塘在運作一段時間後,底部會積聚有害的微生物,養魚戶通常每隔兩至三年,便會在旱季時放乾魚塘的水,讓日光曬乾塘底,再用推土機剷起塘底的泥,這些塘底的黏土便是塘泥。塘泥營養豐富,含豐富礦物質,密度高兼且重,可作為鞏固塘壆之用。另一方面亦較科學泥天然,可以用作種花及農作物之用。不少漁民亦會在塘壆上種植不同種類的果樹及桑樹。 
pond_soil2.jpg[曬乾塘底的塘泥]

參考資料:
1. 塘魚養殖 漁農自然護理署網頁

*《拉姆薩爾公約》是世界多國政府於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薩爾市簽訂的公約,1975年正式生效,公約為本地及國際合作上制訂了保護和善用全球濕地和濕地資源應採取的措施綱領。中國於1992年7月31日正式實施《拉姆薩爾公約》的規定,目前全國共有49片拉姆薩爾濕地,《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為其中之一。

 **根據《拉姆薩爾公約》,濕地泛指一些沼澤、泥沼或泥煤地,以及水深在低潮時不超過六米的沿海區域,不論是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暫時性、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鹹水、或二者混合,皆可稱之為濕地。

 

hkbws logo 2019 80
香港註冊成立的法定慈善機構及無股本擔保有限公司
慈善機構註冊編號:91/06472

 birdlife green transparent BirdLife Partners

社群媒體

Copyright © 2024 HKBWS.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 Development By FF